近,京津冀“3+n”联盟开展了一次关节骨水泥类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,预计能够为广大患者带来实实在在福利. 关节骨水泥作为骨科手术中用于固定人工关节重要材料,每年在我国需求量高达100万个。这次集采开标标志着这一领域医用耗材将迎来历史降价.
据悉,此次集采共有全国31个省(自治区、直辖市)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4762家医疗机构参与,协议采购量约为64万个基包,医用耗材管理系统占联盟地区关节骨水泥总需求量95%,市场规模约达10.21亿元. 而集采所带来平均降价幅度高达83.13%,根据约定采购量计算,预计每年可为患者节约费用8.53亿元。
这次集采共有9家企业参与竞标,并且均获得了拟中选资格. 这意味着,关节骨水泥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,有利于保持产品价格在合理范围内.
关节骨水泥在我国使用量一直保持着增长态势,仅在2018年,关节和脊柱手术就超过了100万台。而在近几年,年手术量增速一直维持在20%至30%之间,市场潜力巨大。
次集采是在国家组织人工关节集中带量采购协议期内进行,形成了上下联动、协同推进工作格局. 通过集采方式,实现了对国家人工关节集采关联产品补充,医用耗材管理系统进一步完善了相关医疗耗材供应体系.
对于患者来说,关节骨水泥集中带量采购降价是一个利好. 天津市医药采购中心副主任高雪表示,次关节骨水泥产品采购周期为两年,预计在今年年内,患者们就能够使用到价格更为实惠产品. 国家医保局医药价格和招标采购指导中心专家组组长章明也指出,通过集采来形成市场发现价格机制,能够使相关产品保持合理价格,进而减轻老百姓负担.
未来,依托京津冀“3+n”集采平台,还将推进其他多类产品集中带量采购,包括起搏器、开放吻合器等. 这将进一步降低药品和医疗耗材价格,为广大群众减轻药耗负担,医用耗材管理系统提供更好医疗保障.
责任编辑:杨蓉
(文为转载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)。